六盘水师范学院地处有“中国凉都”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,是“省市共建、以市为主”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。2009年由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,201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,2015年列为贵州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,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,被列入贵州省“十三五”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;2017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(学院)联盟。目前与辽宁师范大学、贵州师范大学、大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。
学校占地面积1310亩,建筑面积近39.55万平方米,与明湖国家湿地公园融为一体,被誉为“贵州最美大学”。2014年被授予全省“安全文明校园”,2017年被评为“全省文明校园”。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.35亿元,各类馆藏图书184余万册,全校教职工945人,其中正高87人,副高254人,博士104人,硕士476人,“双师双能”型教师112人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、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,省核心专家1人,宝钢优秀教师1人,市管专家58人。
学校设有文学与新闻学院、数学与统计学院、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、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、矿业与机械工程学院、教育科学学院(教师教育学院)、计算机科学学院、体育学院、经济管理学院(旅游学院)、艺术学院、土木与规划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,44个本科专业,涉及工学、教育学、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,部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。学校在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、蒙古等10余个国家招收国际学生。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0431人(含预科390人)
学校坚持“以需求为导向,以学生为中心,以质量为根本”的办学理念,秉持“厚德博学,范行求真”的校训,弘扬“艰苦创业,自强不息”的办学精神,倡导“团结实干,创新超越”的校风、“勤勉治学,立德树人”的教风、“勤学善思,健体强能”的学风,不断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。现有2023届本科毕业生3355人,分布于14个学院,共43个专业,各专业人数分布如下:
学院 |
学历 |
专业 |
总人数 |
文学与新闻学院 |
本科 |
汉语言文学 |
252 |
秘书学 |
52 |
新闻学 |
59 |
合 计 |
363 |
数学与统计学院 |
本科 |
经济统计学 |
66 |
数学与应用数学 |
129 |
合 计 |
195 |
外国语学院 |
本科 |
英语 |
181 |
合 计 |
181 |
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|
本科 |
生物科学 |
60 |
植物科学与技术 |
59 |
合 计 |
119 |
计算机科学学院 |
本科 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
129 |
软件工程 |
63 |
物联网工程 |
57 |
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
67 |
合 计 |
316 |
土木与规划学院 |
本科 |
土木工程 |
63 |
城乡规划 |
65 |
风景园林 |
58 |
合 计 |
186 |
体育学院 |
本科 |
体育教育 |
80 |
合 计 |
80 |
教育科学学院(教师教育学院) |
本科 |
学前教育 |
167 |
小学教育 |
171 |
合 计 |
338 |
马克思主义学院 |
本科 |
思想政治教育 |
82 |
历史学 |
56 |
合 计 |
138 |
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|
本科 |
化学 |
63 |
冶金工程 |
42 |
化学工程与工艺 |
58 |
环境工程 |
70 |
合 计 |
233 |
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 |
本科 |
应用物理学 |
57 |
能源与动力工程 |
64 |
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|
66 |
自动化 |
52 |
合 计 |
239 |
矿业与机械工程学院 |
本科 |
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|
65 |
机械电子工程 |
67 |
地质工程 |
62 |
采矿工程 |
47 |
矿物加工工程 |
34 |
安全工程 |
50 |
合 计 |
325 |
艺术学院 |
本科 |
音乐学 |
98 |
舞蹈表演 |
90 |
美术学 |
98 |
数字媒体艺术 |
55 |
合 计 |
341 |
经济管理学院(旅游学院) |
本科 |
经济与金融 |
57 |
地理科学 |
61 |
城市管理 |
64 |
酒店管理 |
53 |
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|
66 |
合 计 |
301 |
合 计 |
3355 |
|